2月15日,在昆山市南河路與樾河南路交界的高壓線路走廊下,一輛黃色作業車在操作人員的遙控下,將機械臂升至高處一處樹干,伸出電動鋸刀將其鋸斷,并將鋸下的枝葉收進裝載車。這是國網昆山市供電公司組織研發的樹木修剪機器人首次上崗,將為樹線隱患治理提供新的技術手段。 昆山是全國首批生態市和生態園林城市,僅近五年就新增國土綠化面積3238萬平方米,樹木生長茂盛。同時,該市也是全國電網布局最密集的縣級城市,2958條供電線路通道上共有6116公里架空線路。一直以來,因樹線安全距離不足導致的線路故障時有發生,成為危及電網安全運行的一大隱患。 “為消除這些樹線隱患,每年,電力施工人員需要修剪近5萬棵樹木。以往依靠人工修剪,不僅效率低,而且存在人員跌落、觸電,或樹枝墜落砸到行人車輛等風險。樹木修剪機器人的投用,有效破解了這一難題?!崩ド绞泄╇姽九潆娺\檢中心負責人朱義中說。 這款機器人最大修剪高度可達16米,最大修剪樹干直徑可達1米。操作人員借助作業車內的可視化平臺,遠程遙控修剪裝置多角度回轉、仰俯,以滿足不同復雜環境下的修剪需要。機械臂、電動鋸刀等關鍵部位均配置了絕緣體,可在陰雨、臺風天氣等條件下緊急施工。 昆山市供電公司還通過智能手段,優化調整樹木修剪策略。該公司參與創建的“樹線矛盾數字化可視化智能管控平臺”,整合了市綠化管理、城市管理和區鎮政府資源,為供電線路通道上的5.3萬余株樹木及其生長情況建立數據檔案庫,并對每一株樹木的品種、生長周期建構預測模型,輔助制定樹木修剪計劃,并給出合理化的巡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