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林小明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在堅持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科技園區方面有哪些作為?記者就此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林小明。 記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蘇州工業園區在2022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評中位列第一。您認為電力在服務園區發展中發揮了哪些作用?在助力穩住經濟大盤方面,電力還可以有哪些作為? 林小明:電網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在服務園區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是支撐工業經濟發展。2022年,蘇州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突破7000億元大關,全社會用電量155.77億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量97.35億千瓦時。供電公司通過構建區域、網格、單元三級網絡,全面推廣不停電作業,持續提升供電可靠性。在迎峰度夏等用電高峰時段,供電公司通過柔性化調控方式壓降負荷,最大限度保障企業用電,服務園區發展。二是引領綠色低碳轉型。蘇州工業園區是全國首批綠色低碳示范園區,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約為0.144噸標準煤,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這與供電公司扎實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不斷拓展新能源消納空間密不可分。2022年11月,蘇州工業園區打造了自愿減排交易的市場化碳普惠體系,為企業提供碳減排量認證和交易服務,推動綠色低碳生產方式轉型。三是賦能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供電公司持續簡化辦電手續、壓縮接電時間、降低辦電成本、提升供電可靠性,全面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獲得電力”成為園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名片。 我認為,電網企業可以在三個方面展現作為:積極擴大電力保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等領域有效投資,助力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配合政府完善需求響應機制,激發客戶側的用電靈活性,引導用電客戶主動錯峰,積極參與調節電力系統平衡,實現從能源單向管理向多方治理轉變,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電力大數據助力地方發展,企業用電量等核心數據是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參考指標,電網企業可加強電力數據的挖掘分析,助力地方政府精準施策。 記者:蘇州工業園區是全國營商環境最優的區域之一。近年來,您對電力營商環境優化有哪些感受?對供電服務有何評價? 林小明:“獲得電力”指標是衡量地區營商環境好壞的一把尺子。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上一輪營商環境評價中,蘇州成為“獲得電力”全國標桿城市。蘇州工業園區邀請國際知名專業咨詢機構參照世界銀行評價體系開展了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模擬排名結果顯示,園區開辦企業、“獲得電力”、執行合同三項指標達到全球先進水平。 良好的電力營商環境已經成為園區重要發展優勢。我有三方面感受:用電持續便利化,供電公司不斷優化電力接入流程,通過“流程再優化、時間再壓縮、投資再減少、經驗可復制”,不斷提升接電、用電便利度;重點保障到位,電網建設適度超前于項目進度,針對重點基建和產業項目,確保電力設施在項目投運前到位,上市企業產業園和總部基地兩個區域成為“開門接電”示范區;服務模式不斷創新,通過推廣“全電共享”等服務新模式,讓用電客戶享受安全可靠、服務多元的全新辦電體驗。 有兩個供電服務案例讓我印象深刻。一是半導體封裝與測試供應商——嘉盛半導體(蘇州)有限公司接到集團通知,馬來西亞總部工廠停工,需要緊急轉移部分產能到蘇州工業園區。供電公司得知情況后,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前后僅用16天就完成了用電增容任務,保障了企業生產線的穩步運轉。另一個案例是,蘇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電力設備租賃項目是蘇州首個“全電共享”項目?!叭姽蚕怼狈找阅K化、預置式配電設備租賃為核心,通過“以租代購”和模塊化施工,縮短施工周期,降低客戶80%的初期資金投入,讓客戶獲得了“特快更省時、便捷更省力、陽光更省錢、智慧更省事、可靠更省心”的辦電體驗。 記者:蘇州工業園區正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的新興產業創新集群。您認為,這需要電力發揮哪些作用,供電企業在供電保障方面還應有哪些作為? 林小明:蘇州工業園區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兩大支柱產業,全面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堅持推動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能三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并不斷做大做強服務業創新集群,深化布局集成電路、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這些都離不開供電企業的支撐和服務。 我們希望供電企業從企業需求和關切出發,針對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對電能質量要求較高的企業,研究提供“一攬子”綜合能源服務方案,讓更多企業在發展中享受到“電等企業”的便利,持續鞏固最優營商環境、最佳比較優勢,做到“同等條件下成本最低、同等成本下服務更好、同等服務下機會更多”,把綜合環境的優勢轉化為園區創新發展優勢,推動電力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高雅 周瑾 張聰) 《國家電網報》3月10日第3版 全國人大代表 薛濟萍 攜手并進 推動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全國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薛濟萍表示,中天科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專注先進制造業,深耕新能源、電力、通信等主營產業,加速產業新布局,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貢獻力量。 薛濟萍表示,得益于近年來特高壓的快速發展,中天科技已形成完整的輸配電設備產業鏈,可為主網、配網建設提供一流的系統解決方案和裝備。截至目前,中天科技生產的產品已應用于多項特高壓工程建設。 “十四五”時期,江蘇省預計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253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816萬千瓦,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壓力增大,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薛濟萍建議,電網企業構建適應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發電接入的新型電力系統,加強源網荷儲協同,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能力和地區電力保供能力。他表示,中天科技也將發揮自身優勢,與電網企業共同研發新技術,推動能源供給清潔化、能源消費電氣化。 薛濟萍說,供電服務專業性強、覆蓋面廣。在我們企業提交用電申請到通電的全過程,電網企業都做到了精準服務,大幅提高了用電及新能源發電并網的便捷性,同時對大項目提供專項服務,確保各項重點工程順利投產。 隨著能源交易品種增加,包括中天科技在內的企業用能管理的復雜性顯著提升,對綜合能源解決方案的需求愈發迫切。薛濟萍希望電網企業能繼續主動跟蹤企業用能需求,分析企業用能結構和能耗水平,為重點行業、企業提供節能診斷等服務,量身定制最優能效方案,服務各領域節能降耗,提升地區的綜合能效水平。(周瑾 李冰清) 《國家電網報》3月13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