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點,國網沭陽縣供電公司吳集供電所食堂的門被推開,一筒掛面,打幾個蛋,再配上一瓶特殊的辣椒醬……每次深夜搶修回來,供電所臺區經理張兵總會用這樣一道“愛心夜宵”犒勞同事們的胃。 大伙兒吸溜著面,就一口醬辣椒,嘶哈嘶哈地吹著氣,全身的疲憊仿佛都卸下了?!耙煌朊媾渖纤奈甯u椒,感謝老張,更要感謝李大姐家的醬椒?!?/p> 李敬娣是宿遷逆境優存有限公司創始人,也是沭陽縣西圩鄉前車村有名的“辣妹子”。6年前,西圩鄉村民還只知道種水稻、小麥等農作物,如今,在李敬娣的帶領下“逆境”中蹚出致富路,1500多畝辣椒種植基地連片而生,以“醬漬辣椒”聞名四方。 在當地,李敬娣逆境創業的故事成了村民講給孩童聽的勵志故事,而在這段佳話里,總少不了供電師傅張兵的角色。 從醫職工到辣妹子 李敬娣今年43歲,由于從小患小兒麻痹癥致雙腿殘疾,平常她只能借助兩只拐杖艱難行走。 2016年,李敬娣和丈夫李士彩都在鄉里醫院工作,李敬娣擔任收費員,后來腿腳愈發不便致使她在工作中比常人更辛苦,于是她決定辭職創業。對于創業項目,李敬娣堅定地選擇制作醬漬辣椒,“以前我就經常做,每年都有很多人主動找我幫忙腌制,免費送出去的不計其數?!?/p> 2018年1月,李敬娣籌措30多萬元啟動資金,在本村租用了一間80多平米廠房,用“逆境優存”4個字注冊了公司,準備大干一場。2018年2月6日,李敬娣掀開新購買的4臺冷柜,突然聞到陣陣餿味,原來租用的廠房由于線路老化,斷電了?!坝悬c‘出師不利’,很失落?!崩罹存坊貞?。 正當李士彩向村里人打聽如何接電時,張兵正好走訪到了李敬娣家的工廠。 張兵來到廠房勘察后,看到掛滿蜘蛛網的電線交織在一起,激起了他的“強迫癥”,“你們這事就交給我了!”隨后,張兵回去備齊工具,帶來幫手,花了一天時間,不僅在李敬娣的廠房外架起了一條嶄新的線路,還把工廠內線路全部“隱藏”,同時考慮李敬娣身體原因,調整了開關高度…… 看到被老張“訂制”后的廠房,夫妻倆激動地不知道如何是好,一個勁地道謝,“今后再也不用擔心被電線絆到了?!?/p> “你們兩口子今后有啥用電問題,直接打我電話!”自此,李敬娣一家成了老張的VIP用戶,不管去哪修電,他也都不忘幫忙宣傳一下李大姐家的醬辣椒。 不再“靠天吃飯” “幾次醬下來,總有客戶說我們的辣椒不夠辣,怎么辦?”李敬娣對丈夫說起困惑。 “你們可以試試山東、河南產的辣椒,那辣勁足?!庇謥碜咴L的張兵搭起話。李敬娣真把老張的建議聽了進去,決定親自走一趟。2019年1月,李敬娣在山東金鄉找到了符合心意的高辣度辣椒,有了貨源,兩口子既高興又擔憂。 此前,李敬娣都是靠風吹干辣椒,為加快速度還經常用電風扇,但遇到雨天,空氣濕度大,辣椒很容易發霉,錢賺不到不說,連成本也要賠掉,“有兩三次因人工風干耗時長,導致庫房里其余辣椒明顯不新鮮,只好低價賣掉,損失近1萬元?!?/p> “你們為什么不試試電風干機呢?”張兵對李敬娣說,“現在的電風干機能準確把控時間和溫度,明天我可以帶你們去縣里食品企業瞧瞧?!?/p> 在老張的幫助下,李敬娣夫妻倆看到了全電氣化生產帶來的便利與高效,當即訂購了一臺電風干機。 2019年3月份,李敬娣把辣椒鋪在鐵盤上,推進電風干機內,定好溫度,設定好時間,辣椒的一鍵“SPA”開始了。 從燒柴到電炒 風干的問題解決了,但李敬娣的身體卻漸漸出了問題。 之前只做醬椒,現在多了醬蒜、醬洋姜、豆豉辣椒醬等新產品,因長期站立炒制醬料,致使李敬娣的腰部不堪重負,只能臥床休息?!疤焯煺局?,一炒就是一天,腰都要斷了,真怕為了掙錢把命都搭進去?!崩罹存返臒o奈又傳到了老張耳中。 這時,張兵又給李敬娣出了個主意——“辣椒可以用電風干,也可以用電炒??!”張兵給李敬娣算了一筆賬,用木柴炒制,算上人工費和木柴成本,一公斤要155元,而用電炒鍋,省去人工費用,再算上設備折舊費用,最多只要85元。 “那口味能保證嗎?”為打消李敬娣的顧慮,老張又托同事聯系到了外市一家醬料生產企業,幾番咨詢下來,李敬娣堅定了購買電炒鍋的決心。 “先設置5分鐘、100℃,把大豆油炒香,倒花生,再設置10分鐘,炒出油……”如今,李敬娣一邊輕松地操作電炒鍋,一邊自信地給張兵介紹。電氣化設備替代傳統粗放式加工,在鎖住原汁口味的基礎上,大幅提升了效率。 2020年4月,李敬娣的工廠面積擴大到600多平米,張兵也為其新上了一臺800千伏安變壓器。當年,李敬娣就賣出了20多萬罐醬漬辣椒,總計銷售量已達300多萬元。 2021年初,李敬娣外出學習種植技術,帶領鄉親們種辣椒,由原本零星種植發展到了大棚種植,椒畝產一下提高到了3500斤。李敬娣成為鄉親們眼里敢為人先的“辣妹子”,紅燦燦的辣椒讓農戶過上了紅火火的日子。
她的人生選擇“逆境優存”
辣椒實現一鍵“SPA”
產量搭上“科技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