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了冬至,走進南京溧水區洪藍街道上莊村的臺寧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果園里一個個紅彤彤的紅美人柑橘掛滿枝頭。12月25日一早,“草帽哥”許志君和員工一起將一箱箱新鮮紅美人柑橘搬運至運輸車,發往江蘇、上海、浙江等地。 許志君的老家在福建,他的老婆是溧水人。2018年,他在上莊村流轉670畝土地,建起了生態農業園,主要種植熱帶水果。許志君經常戴著一頂草帽在果園勞作,大伙就喊他“草帽哥”。 這些年,“草帽哥”先后獲得蘇貨新農人互聯網營銷大賽優秀獎、江蘇省新農人達人優秀獎,依靠先進的技術和穩定的電力,讓紅美人柑橘不僅成了當地的網紅水果,還帶動了周邊60余戶村民增產增收。 為了追夢,印染工戴著草帽一頭扎進田野 2001年,許志君高中畢業后,為了生計,在一家棉紡織印染企業工作。許志君特別喜歡田園詩,特別是孟浩然寫的《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許志君很喜歡詩中的意境,一直想自己也能有片田地,如詩中所寫一樣,邀幾位老朋友在家做客,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舉杯飲酒,閑談家常。 2018年初,在陪妻子回娘家時,從村里人口中得知,上港社區上莊村有土地流轉。許志君聽后激動地徹夜未眠,說服妻子借了貸款流轉了670畝土地種植熱帶水果。從此,他便經常戴著一頂草帽,一頭扎進田間,開啟了自己的“農耕生活”。 “開始我不懂種植技術,就跑到江蘇省果樹技術推廣總站向專家請教,創業的錢是借來的,我一定要種好果樹?!?nbsp;許志君堅定地說。 2019年春天,許志君開始籌建農業園。種植水果,要先進行土壤測試,他發現這里的土壤粘性大,透氣性不好,容易板結。在專家的建議下,許志君開始進行土壤改良,這就要用到水肥一體機,將大量有機肥輸送到田里,讓田地長草,等到秋天草枯了以后,再進行收割、復耕,然后再通過水肥一體機和有機肥混合回填到土中,等到次年春天,再用巡耕機松土。 為改良土壤,許志君安裝了水肥一體機設備,建房、建大棚要用電,熱帶水果的生長環境要求有較高的溫度,他還準備了33臺暖風機,用電量陡增。這事很快傳到了當時的國網南京市溧水區供電公司洪藍供電所所長——胡大鋒的耳朵里,他主動上門找到許志君詢問用電需求:“用電方面您不必愁,我馬上和您一起看下果園現場,這是我的聯系方式 ?!?/p> 因果園地跨上港社區的上莊村和薛家嘴村,要裝2塊電表。當日,胡大鋒就教會了許志君下載了網上國網APP,在手機上進行了用電申請。 次日,2.5公里的線路在農業園旁架了起來,胡大鋒帶著人上門給園子新裝了2塊三相電表和2只電流互感器。 有了充足的電力,許志君追夢的干勁更足了。2020年初,又添置了10臺噴灌機、3臺霧化器等用電設備,生產效率越來越高。 夢想成真,“草帽哥”和村民一起立業 2020年2月份,許志君購進了葡萄、火龍果、紅美人柑橘、芭樂、蓮霧等大果苗開始種植,當年秋季便迎來了第一波豐收。不過好酒也怕巷子深,水果銷路不是很好,許志君又開始學起了直播帶貨。 “現在你們所看到的是我們的主打水果紅美人柑橘,色澤誘人、清甜多汁……”2020年11月9日,當許志君正在帶貨時,突然沒電了。 許志君趕緊從手機里找到洪藍供電所報修電話打了過去。約8分鐘,報修人員芮銘寶和夏青青就趕現場,經查是果園內的水泵漏電。報修人員很快重新安裝了一臺水泵,供電恢復后,許志君又忙著直播了,一條條訂單問詢信息接踵而至。 因許志君直播帶貨做的好,周邊的村民也將家里滯銷農產品拿來請許志君幫忙賣,今年已為村民義務帶貨價值二十幾萬的農產品,成了當地的網紅“草帽哥”。 2020年12月下旬,許志君又在上莊村承包一片200多畝的田地種植百香果、脆柿,還在果園里設立了垂釣中心。 種植規模上去了,旅游觀光的人多了,許志君的垂釣中心也火爆了,但煩惱事又來了:村里那臺容量只有200千伏安的變壓器和主導線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 2021年1月初,國網南京市溧水區供電公司第一時間把上莊村列入農網改造村。經過十多天的努力,在上莊村新增一臺400千伏安的配電變壓器并新裝電表,容量擴大為之前的2倍,為果園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電力。 科技種植,他把綠色大棚“裝進手機” 電力時刻在線,伴著許志君一路追夢前行。雖然只有高中學歷,但許志君頭腦特別靈活,他說不僅要把水果“種好”,還要利用科技把水果“種巧”,把大棚“裝進手機”里,在手機上“指指點點”就能種水果。 與選擇種類一樣,許志君對種植方式也是精挑細選,并不斷查閱資料,實地考察,跟種植專家學習技術,將目光鎖定在了建智慧大棚上。 2021年1月上旬,國網南京市溧水區供電公司洪藍供電所所長張良軍和技術員湯真林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成了果園的“??汀?,指導果園的工作人員布線、安裝設備,又多次向園區工作人員介紹農業種植、深加工、旅游三位一體的全電產業鏈。 一排排拱棚在陽光照耀下閃著光,外觀上并無特別之處,可一走進去便是撲鼻而來的怡人果香。水肥灌溉一體系統則像一位懸壺濟世的老中醫,為植株精準把脈,分析營養成分,判斷健康狀況,根據作物的生長情況和喜好,及時調配補充肥料養分。 果園里已有31個智慧型大棚,許志君可以通過手機對整個大棚進行噴淋、灌溉、施肥等功能控制,還可以在線調控溫度、光照、濕度、肥料,相較于傳統農業大棚,不僅省時省工,提高了效率,也提升了水果的產量和品質。 許志君又指了指芭樂種植區的地暖管道說:“去年12月,一輛工程車挖斷了我們的電纜,那天下著雨很冷,芭樂處于掛果期一點不能凍,著急的我立馬打了報修電話。供電公司的搶修人員不到10分鐘就來了,就著應急照明燈光,在刺骨的寒風中,重新更換了破損電纜。幸虧他們及時來了,地暖管道又可以給土壤加溫了,芭樂沒有絲毫受損?!?/p> “今年,預計能有20萬斤水果銷往江、浙、滬等地,產值達上千萬元,我們正著手打造民宿和農家樂,讓游客來采摘新鮮水果的同時,還能有飯吃、有住宿?!?nbsp;許志君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明年我打算再擴建一個冷庫,產業越做越大哩,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