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币蝗肭?,江浙滬的“知食分子”就坐不住了,在包郵區人民看來,每年秋天最重要的事之一莫過于——吃螃蟹。10月,膏滿黃肥,江蘇南京高淳,90后姑娘邢秀梅家的螃蟹訂單也是一個接一個。 10月12日10點,南京高淳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蟹塘里,電動增氧泵不斷翻轉,邢秀梅手拿筆記本沿著塘口來回踱步,不時撥弄下水草,觀察網兜里螃蟹長勢,一旁,蟹農們則正在收網,很快這些肥美的螃蟹就將走上人們的餐桌。 邢秀梅,是江蘇固城湖青松水產專業合作聯社技術總監,一枚“海歸”新農人,也是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專門進行“螃蟹養殖”課題研究的碩士研究生。她與螃蟹的故事,還要從一個決定說起。 放棄國外高薪就業 她選擇回到幼時玩耍的蟹塘邊 邢秀梅是土生土長的高淳人,在她幼年時,父親邢青松東拼西湊賭上全家積蓄承包了百畝蟹塘?!澳菚r候經常有人上門催債,我就躲在母親身后,最初挺討厭螃蟹的?!?/p> 后來,自家螃蟹產業有了起色,父親卻常常出差,池塘里的螃蟹反倒成了邢秀梅最好的“玩伴”,有什么心事和悄悄話她都喜歡說給螃蟹聽,對螃蟹的感情也變得“有愛”了些。 2010年,邢秀梅考上加拿大的大學,“其實從讀大學開始,我就有回來給老爸搭把手的念頭,但總覺得自身能力不足?!?nbsp; 2014年,邢秀梅做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決定。邢秀梅發現,彼時國內電商之風越刮越猛,線上平臺已成為各行各業爭搶的賽道,“螃蟹”卻少有在網絡上交易。她覺得這是個機會,于是便放棄國外待遇豐厚、前途廣闊的職位,回到了從小玩耍的蟹塘邊。 回國后,她在村里一家一家敲門,“我想在網上開店養螃蟹,需要年輕力量,你愿意加入嗎?不會沒關系,我可以開班,大家一起學!”村里年輕人聯系完,她又打起了國外幼時好友的主意。 “要不要考慮回國?我們一起養螃蟹,現在網購這么火,國外都沒有,咱們可得抓住機會?!笨鐕L途邢秀梅常常一打就是1小時…… 就這樣靠“上門+電話”的方式,邢秀梅建立了10人的初代螃蟹電商團隊。面對大家學歷水平高低不齊、缺乏電商和養殖知識的情況,她定期組織培訓,積極幫助村民就業創業。 互聯網東風+供電保障 讓螃蟹產業一路向好 2015年,創辦淘寶電子商務村后,青松螃蟹在網上銷量一路飆升。第二年,邢秀梅又率先引入了直播的銷售方式。 2018年9月的一天,正當主播試鏡時,場內突然失電,此時距離開播不到2小時。 突如其來的黑暗,讓邢秀梅慌了神,在身邊人的提醒下,她立即撥通磚墻供電所服務電話,10分鐘后,工作人員王立軍抵達現場,經過排查判斷故障為客戶內部開關出線樁頭氧化,導致發熱引起跳閘,15分鐘后,王立軍協助更換新開關后,供電恢復。 “我很幸運趕上了‘互聯網+’的風口,每年10月是我們最忙的時候,銷售額最高一天就達到5萬多元。這時我們最怕的就是用電出現問題,沒了電,我們不能直播,客服后臺也沒法回復,那就癱瘓了……”邢秀梅說。 直播銷售離不開電,養殖更是如此?!耙郧俺B牸依锶苏f,每到夏季用電高峰,打水、增氧都難,螃蟹養殖規模上不去,經濟效益也很低……”想起父輩創業,邢秀梅心生感慨,增氧泵就是螃蟹的生命線,一旦停電就等于被掐住脖子,螃蟹只有死路一條。 “2021年,在供電公司的幫助下,我們在部分塘口引入了‘智慧電力+數字農業——慧養殖’系統,通過技術創新與電氣化養蟹,蟹農們不用出門就能掌握塘口實時信息。用電如果出現問題,供電公司也會第一時間收到預警信息?!蓖ü怍贼缘奶撩?,邢秀梅很自豪。 今年8月20日22點,持續的高溫高熱天氣導致永勝圩養殖配變出現故障。蟹塘增氧刻不容緩,國網南京市高淳區供電公司搶修人員經過近3小時的全力搶修,趕在蟹塘凌晨“打水增氧”前,完成了配變故障設備更換和全線送電,及時解決了3個養殖工區合計1500畝的螃蟹供氧用電需求。 在高淳,個人或家庭承包一塊蟹塘,大多10余畝,最多不超過上百畝。邢秀梅家的蟹塘面積足足有2.1萬畝。 “我們真切感受過供電服務的便捷和快速,這對咱們村的螃蟹養殖和銷售都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毙闲忝犯杏|頗深。 電力足、產業興,鄉村美、村民富。這樣龐大面積蟹塘的背后,是統一管理和高標準化建設,也是電網建設的不斷更新。 2019年以來,國網高淳供電公司推出圩區電網升級改造工程,針對青松基地所在的永勝圩產業園區布點增容31臺養殖變壓器,架設線路54.32公里,桿塔1195基礎,為蟹農養殖提供了可靠電力。 不走老路的“蟹二代” 選擇通過科技干“農活” 在不少老蟹農眼中,養蟹是個技術活,螃蟹收成好不好要看種苗、管理、經驗,甚至看運氣,邢秀梅卻把運氣變成了科學。 2019年,“小有成就”的邢秀梅發現,網上的價格戰愈加嚴重,這樣下去,反而會丟了商品的品質。于是她選擇再入學,考取了南京師范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我讀研的課題就是螃蟹養殖,通過實驗培育更好的蟹苗,從源頭提高蟹的品質?!?/p> 這個塘的螃蟹為什么會生???偶然性下存在著怎樣的必然?經驗下是怎樣的科學原理?每一個關乎螃蟹養殖的問題,邢秀梅都刨根究底。 現在,邢秀梅的一天,要么在實驗室,要么在巡塘。在一幫有著多年養殖經驗的父輩蟹農心中,她已成為技術負責人。提到這位把養殖變研究的姑娘,村里的蟹農們總會豎起大拇指:“這丫頭,了不起!” 現代化農業因為科技的注入迸發出了新活力。 經過10余年打拼,如今,青松水產專業合作聯社已成為當地“固城湖螃蟹”養殖大軍中的領頭雁,發展成為覆蓋20多家成員合作社、3000多家螃蟹養殖戶的“全國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年利潤節節攀升,更是帶動了10多萬農民共同致富。 “‘光伏+漁業’的發電項目已經在多地開展并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下一步,我們也打算因地制宜打造‘漁光互補’光伏電站,改變傳統的漁業養殖方式,實施農光互補,既符合國家清潔低碳能源發展戰略,也為鄉村振興再增添一抹綠色……”邢秀梅說。 回看最初被自己“忽悠”加入“螃蟹團隊”中的年輕人,有的已經離開團隊,創建了屬于自己的螃蟹品牌,有的則留在團隊,在蟹塘旁成了家、立了業?!艾F在的農民,可以在蟹塘邊養蟹,可以在實驗室里搞研發,可以在電腦前做營銷,更可以創建自己的品牌……科技興農,讓我們新農人能做的事越來越多?!?/p> “月亮是中國的圓,農村還是家鄉的美?!毙闲忝返呐笥讶镉羞@樣一句話。